湖南“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

工作简报

(总第十期)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                    

农民大学生学习支持服务部                2019年915

                                 

湖南农民大学生创新创业演讲比赛专刊

特别报道

学习创业新农人 乡村振兴主力军——全省电大农民大学生创新创业演讲比赛决赛圆满落幕

学员风采

梦想在“生态防控灯”中点亮——郴州分校 李 珏

扬创业之帆,筑梦想之巢——衡阳分校 曾 湘

怀化电大,让梦想启航的地方——怀化分校 杨修和

创业之路风雨兼程——湘潭分校 黄泽军

在这片英雄的热土上——常德分校 董 杨

扎根基层,争做农村创业的“领头羊”——岳阳分校 余 伟

学习创业新农人 乡村振兴主力军

——全省电大农民大学生创新创业演讲比赛决赛圆满落幕

9月6日,学习创业新农人 乡村振兴主力军全省电大农民大学生创新创业演讲比赛决赛在我校隆重举行。本次比赛旨在展示湖南农民大学生扎根乡土创新创业的三农情怀和非凡成就,激励农民大学生学以致用,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作贡献。来自省电大6个学院和全省14个市州电大的200余名师生观摩了比赛,全省电大系统师生通过微信直播全程在线观看。湖南省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副主任肖佳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业促进与失业保险处处长焦华芳、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副处长周韶峰,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陈建民,校长彭元,副校长刘建军、吴敏等出席并担任专家评委。

本次比赛得到了全省各市(州)分校、各县(市、区)教学点广大农民大学生的积极响应。14所市州分校共200多名农民大学生报名参赛,经分校初赛、省校复审等环节,最终有刘紫翎等30位学员进入决赛,创新创业项目涉及规模种养业、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电子商务、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信息服务业以及其他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在决赛过程中,每位学员声情并茂,激情演绎,各领风骚,以超强的演讲水平,给在场的评委和观摩的同学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演讲盛宴。选手们怀着一腔青春热血,以新颖的角度和方式,讲述着一个个真实的感人故事,一段段精彩的人生独白,一次次深刻的学习感悟,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新农人的精神风貌和职业风采。这些农民大学生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中,在各行各业普通平凡的岗位上,运用所学知识,为三农服务,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默默奉献。每一个创业项目的背后,都写满了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对三农的热爱、对事业的坚守和对梦想的追求。最终,来自郴州分校的李珏、衡阳分校的曾湘、怀化分校的杨修和、湘潭分校的黄泽军、常德分校的董杨、岳阳分校的余伟同学,夺得了本次决赛的一等奖;曾伟等11位学员获得二等奖;崔丽等13位学员获得三等奖。

肖佳林对本次比赛进行精彩点评。他说,这次演讲比赛直观地展示了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项目实施以来,取得的明显的成效。学员的演讲展示了新时代农民的形象,展示了农民大学生的风采,展示了学以致用的精神,展示了创新创业的力量,希望广大学员秉承学出效果、用出效益的宗旨继续努力,扎根基层,带富致富。他还表示省委组织部对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项目高度重视,将和电大系统一起继续推动项目持续高质量发展。

周韶峰首先代表教育厅对本次比赛的参赛选手表示了祝贺,随后对省委组织部的扛鼎之力推动了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项目的发展表示了感谢。他充分肯定了全省电大系统为农村人才培养做出的努力,为湖南教育打造了一块国字号的金字招牌,最后他深情寄语农民大学生:你们是有土地、有知识、有故事的新时代农民大学生,期待你们的创业故事持续写下去,将广阔的田野都变成你们的演讲台!

最后,刘建军对比赛进行了总结,他说这是一场成果展示,一场经验分享,更是一次学习提高,通过30位优秀学员的展示,证明了我校线上线下精准培养农民大学生的模式是有效果、有质量的。感谢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我校将继续努力,进一步推动乡村人才培养事业的发展,祝愿农民大学生们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立足三湘,服务三农,用学习精神、奋斗精神和工匠精神为湖南乡村振兴做出新的业绩。

本次比赛,不仅锻炼了学员们的现场演讲能力和灵机应变能力,激发了学习与创业热情,也让同学们从他人的创业故事中获得了新的启迪,为未来的创业之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每一段演讲都展现了农民大学生坚守初心、逐梦前行的精神风貌。创业之路荆棘丛生,不仅需要付出无数的汗水和艰苦的努力,还需要扎实的学识、智慧的头脑与强大的决心和毅力,电大学子必当守望相助,走好脚下的每一段人生路。正如农民学员杨修和在演讲中所说:在今后的征途上,我们电大学子必将拼尽毕生所学,服务三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不久的将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终将实现!(应用技术学院)

梦想在“生态防控灯”中点亮

——郴州分校 李珏

李珏,1989年11月生于素有中国柑桔之乡美誉的资兴市清江镇。系18秋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一名农民大学生,肢体三级残疾。现任资兴市临湖柑桔专业合作社总经理、资兴市果农富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15年,被评为资兴市残疾人创业户;2016获评资兴市首届残疾人创新创业之星;2017年公司获评郴州市首批残疾人阳光扶贫基地;2018年获评郴州市残疾人阳光致富带头人;2019年获评湖南省“五四青年奖章”。

李珏的童年,是在不幸与痛苦中度过的。两岁时从家中二楼摔下来致头部受伤,导致左侧肢体萎缩残疾,一直是在别人歧视的目光中生活,长大成人后,为了寻找谋生之路而四处奔走,却屡屡被人嘲笑,四处碰壁。现实的残酷,使他痛定思痛,并立下誓言:我要过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实现和正常人一样的梦想——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未来!作为一名残疾人,李珏深知没有稳定工作和收入的痛苦与自卑!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一则新闻报道,我省某县出口香港地区的冰糖橙因检测出农药含量超标,香港有关部门当即宣布决定:“中止合同,就地销毁,并赔偿一定的环境污染费。”这一事件给该县的果农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李珏从这起事件中受到了启发,于是他便开始收集和查找资料,终于查找到一种以新型的粘虫板,杀虫灯,粘虫胶等为主的绿色防控产品,可以有效的替代农药。这一新型产品深深吸引了他,既突出了环保,又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就这样,李珏迈出了生态防控事业的第一步。人们常说创业艰难,而作为残疾人创业更难。刚开始尝试在当地推广一些生态防虫产品,却屡屡碰壁,被人当做骗子,甚至还被举报,产品被执法队没收。加上之前做生意欠下的贷款,背负着几十万的负债,一度困顿到用7块钱熬过十天的生活费,不敢出门,每餐就吃个馒头,还因欠电费被断电!那个时候的他极度自卑,责恨自己没用,没出息。为了起本回资,李珏每天坚持早出晚归推销产品,同时得到了政府、学校的帮助扶持,给他贴息贷款、定期组织创业培训、邀请指导老师和专家一对一的指导、颁发创业奖金等。经过5年多的不懈努力,他的事业慢慢有了起色,于2015年注册成立了“果农富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几年的打拼,公司业务范围已遍及湘、鄂、粤三省。公司主要从事生物防治,物理防控,生态调控等一整套生态防控技术,主要研发新型生产太阳能杀虫灯,粘虫板、粘虫胶等绿色防控产品,2018年公司年销售额首次突破了1000万,实现利润280万。

致富了,要感恩社会。李珏身为残疾人,能体会到残疾人的苦处。曾经有一名残疾人要李珏帮他安排一份事做,但当时事业正处在低谷的李珏,暂时没有工作可以安排给他,于是就委婉地回绝了他,几个月后听到了他自杀结束了年仅34岁生命的消息,这件事刺痛了李珏的心,让他深深地自责。从此,只要是残疾人找上门李珏都不再拒之门外,总是想方设法安排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目前公司69名员工,其中有57名是残疾人,每月工资最低1440元,最高达4500元。李珏说他之所以带动残疾人创业就业,是因为知道他们同样拥有一个自强自立的梦想。他们需要有人为他们指明方向,找回自信,撑起一片蓝天。

随着事业的发展,李珏感觉自己急需“充电”。2018年,通过自己申请,经组织推荐,他以经济能人和后备干部身份被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录取。李珏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电大的“学知识+强能力+懂技术+交朋友”四维培养模式也深深地吸引了他。

在外闯荡的这些年,由于书读得少,李珏吃尽了苦头。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很多实用性较强的课程给他的工作提供了很大指导和帮助,如饥似渴地学习是他之前从未体会过的。开放远程教育的学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在QQ群里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在他的带动影响下,合作社和公司今年又有6人报读了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几年来,随着合作社和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正为资兴市残疾人创业就业书写着迈向成功的篇章。下阶段,他准备在资兴市创建全国第一个残疾人创业园,为残疾人创业就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珏心中一直有一个信念—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掉队。

扬创业之帆,筑梦想之巢

——衡阳分校 曾 湘

曾湘,是湖南“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2016级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

三年前,辞掉了在深圳的工作回到家乡,走上了创业之路。创业之始,曾湘根本找不到合适的项目,好不容易找到了项目,却又因缺乏技术和门路,几次尝试都失败了。许多项目负责人见年轻没经验,都不愿意与合作。但没有放弃,白天到村里走访学习,向有经验的老师傅虚心讨教;晚上在电脑上查资料,找书籍,寻求有关专家的建议和指导终于成功地创办了自己的养牛场。

创业项目启动后,曾湘便过上了“白加黑”“五加二”的生活为解决养殖场的环保问题,四处奔波,并在政府的帮助下请来了畜牧水产局的专家,经过努力,现在已采用粪污资源化利用。

知识和技术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为了养牛场的发展,曾湘抓住了 “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这一宝贵的学习机会,开始更系统更专业地学习畜牧养殖。电大的学习,让受益匪浅,在实践教学基地中,各个基地有“土专家”、“田秀才”,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通俗易懂的讲解给了很大的启发。更大的收获来自于网络,农民大学生学习网上的学习空间和移动学习资源,让高效地见识、转变了观念。

曾湘通过学习改进了传统的养牛模式。为了保证黄牛肉的营养和口感,春夏季全部放在山上散养,冬季用干稻草、青贮秸秆、中药材渣、啤酒糟等做饲料,这些食材不仅低廉实惠,而且天然健康。这种黄牛出肉率高、疾病少,由于牛肉口感好牛肉销路很好,每公斤能卖到120元钱 ,一头牛就能卖一万元左右。

养牛让曾湘有了较好的收益,自己富不算什么,能把乡亲们一起带上致富路,那才是真本事。曾湘明白,农民大学生不是为了跳出农门,而是为了家乡父老共享知识,改变家乡面貌,共享红利,致富奔小康。目前,曾湘正计划将养牛场变成涉及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大公司,带领全村人扬起创业之帆,筑成梦想之巢,共同致富,努力他们的生活和家乡的前景更加美好。

怀化电大,让梦想启航的地方

——怀化分校 杨修和

杨修和,来自怀化市中方县新路河镇里垄村,成年后一直在外打拼。正是因为对家乡父老乡亲的不舍,从大山中来又回到大山中去,做了一名村支书。为了更好的服务“三农”,杨修和成立了中方县裕农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办起了“扶贫车间”,乡亲们叫他“梦工厂”。他常:如果说我是个追梦人,电大就是让我梦想启航的地方。

常言道:“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因为对知识的渴望,2016年秋,杨修和成为了一名怀化电大农村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的学员。两年多的学习经历让他始终记得,是电大老师教会我团结同学,资源共享;是同学们的鼓励,让在创业的路上不再孤单;是电大这个平台,让觉得创业的路上始终有坚强“靠山”。

杨修和的家乡“三山一水半分田,青壮尽出老少留,辛勤耕耘一年地,不及外出半月工”,这样一来,村里留不住年轻人,在家的多是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想要过上好日子,杨修和认为:一是要做好山里的文章,发展“山地”经济,二是要发展见效较快的养殖业,以短养长,三是要解决家门口的就业,让老百姓能赚“活”钱。

 “万事开头难”,为了说服乡亲们发展产业,杨修和不知开了多少会,不知上了多少门,他想,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做成功挣钱了,不愁乡亲们不肯干!说干就干!杨修和通过土地流转建成了一百多亩红心猕猴桃基地,通过电大邀请到种植和养殖方面的专家到村里进行实践指导,治好了群众的“怕”病,产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如今,杨修和所在的里垄村建成了油茶基地500亩,茶叶和金银花基地150亩,猕猴桃基地100亩,以及一个年生猪出栏量2000头,产值400万元养殖厂。2019年5月杨修和成立了中方县宏和稳电子有限公司,与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每月1500元保底工资,按劳计酬,帮助50户贫困家庭实现家门口就业。从此,里垄村靠外出打工人往家里“输血”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创业的路布满荆棘,但是,杨修和背靠电大这个平台,心无畏惧步履坚实。在专家、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下,也逐渐成长为一名闻名乡里的猕猴桃“土专家”,今年更是被中方县农业局聘请为“果树产业农技服务员”。在电大老师的指导下,杨修和的红心猕猴桃注册了“猕恋哥”商标和中国绿色食品商标,金秋八月,它将以独特的果香迎接八方宾朋。品牌的影响力,将为里垄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创业的路是漫长的,也是艰辛的,但成长的过程是快乐的。杨修和说:在今后的征途上,我们电大人必将拼尽毕生所学,服务三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不久的将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终将实现!

创业之路风雨兼程

——湘潭分校 黄泽军

黄泽军,1977年5月出生于湘潭市雨湖区鹤岭镇向阳村凤山组,1995年应征入伍沈阳军区特种警备团,1997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松花江、嫩江特大洪灾、抗洪抢险工作。同年退伍返乡,先后在广东沿海地区、海南、天津、贵阳、怀化等地打工创业,2012年回乡注册了凤山开心超市,同年入职湖南省良新极板制造有限公司,2017年参加湘潭生物机电水稻种植培训班,荣获新型职业农民证书,2018年成立湘潭云上鑫农富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并报读湘潭市“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项目行政管理专业。

在电大学习过程中,黄泽军珍惜此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工作学习两不误。他充分利用工作之余、以学习为重点,坚决服从学校的统一安排,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讨论课题、分享收获,积极参加并组织学校的各项活动,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尽到了班委会组织委员的应尽职责,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学员”。

学习使黄泽军开阔了视野,工作中也学以致用,结合个人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把握住了机会。在基本农田的结构调整政策中,黄泽军流转村级土地207亩,种植了大豆、玉米、油茶,严格执行政府的统一要求,顺利地通过了省市级验收,得到了各级农业部门的高度评价和认可。黄泽军种植了水稻50多亩、柑橘20多亩、油茶40多亩,发展林下散养土鸡,存栏鸡约300只左右,饲养生猪基本实现自给自足,玉米谷物、大豆调配成饲料用于饲养生猪和鸡,禽畜产生的粪便回填到农田,油茶林、果园、林下养鸡,部分农产品在自家超市预售,带动周边农户饲养土鸡,种植的油菜苔在年前畅销步步高超市、湘大批发菜市场,土鸡、鸡蛋供不应求。在当地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培养下,根据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黄泽军参加了永州工贸学校种养培训班,荣获“全省党员致富带头人”的荣誉称号。

越努力的人越幸运,黄泽军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每天他都坚持凌晨4点起床,风雨无阻,然后开车前往市中心单位上班,下班后基本就待在基地,挑灯夜读书本教材、学习平台资源,分享交流经验。他说:成绩只是代表过去,未来我更加坚定!这位用工业反哺农业的农民大学生正如他诗里所说“良新极板制造人,乡下作田二百零,打工务农传美名,基地产品多样型,军中比武展全能,回乡创业样样行,若问此君哪里寻,雨湖鹤岭向阳民!”

在这片英雄的热土上

——常德分校 董 杨

董杨,来自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这是一个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小山村, 这里前有68红军战士英勇跳崖、后有扶贫楷模王新法殚精竭虑,长眠于此。这里距石门县城130公里,曾经是全省有名的贫困村,随着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村中的留守儿童、孤寡老人也越来越多。2015年,外出打工董杨曾多次接到王村长让回乡创业的电话,但拿着6千多底薪的董杨不想失去好不容易得来的高工资。次年二月,王村长突发心肌梗塞离开了人世,听到消息董杨后悔没能早些回家,后悔王村长带着遗憾离开。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董杨辞职回到了家乡——薛家村。

回村后,董杨创办“与民共富青年团队”、“留守儿童之家”、“老年人活动中心”、“妇女之家”等一系列公益组织。以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特困儿童为群体,每月确定活动主题,每周六孩子们集中一起学习,对老人和儿童进行1对3的帮扶,开展“心连心手拉手”活动,在爱心日为80岁的老人们送上爱心便当。大家还当起了爱心妈妈来关爱留守儿童,让在外务工人员安心工作。近两年来,董杨所在的爱心团队开展各类活动五十余场,为村民办实事达100人次。

村里7岁的小田心长得天真可爱,但患先天性心脏病,因家中贫困无更多的钱为他医治,董杨多次联系民政局领导,了解政策并积极地为田心争取到免费治疗的机会2017年8月田心正式到常德接受免费治疗,病情又有了起色10月,董杨通过朋友联系到了一家早教康复机构愿意接收田心过去免费学习,既解决了孩子看病难、缺钱和接受教育问题,田心的家长对董杨感激不尽

50岁的陈平,没有经济来源家中有一位80岁体弱多病的老母亲。董杨得知情况后,把自已通过在电大学习到的网络销售知识一点点的教会给她,同时安排陈平学习土特产品的制作并利用成立的网络销售平台进行销售,如今她每月都有2000元左右的纯收入,并自愿加入到了董杨创业团队。

现在董杨利用在电大学到的知识,成立了“薛家村掌上茶园”和“妈妈的背篓”等网上销售平台,宣传推广销售薛家村的农副产品,已经初见成效。她还组织本村8名巾帼能手,成立了基地接待服务中心,为每个团队来村开展导游讲解、餐饮、住宿、购物服务,并带领全村妇女同胞们一起排练文艺节目编排成“薛家村之夜”文艺晚会,用土家歌舞盛情款待八方来客。

一份份爱心见证了董杨在创新创业中为民办实事、解难事,一件件技艺传递搭建了互帮互助工作纽带。身处在这片英雄的热土上,董杨感觉到的是责任和担当。她愿当好村妇女的领头雁,在创新创业中开阔思路,脚踏实地,做出样板,追随英雄的足迹,继续砥砺前行!

扎根基层,争做农村创业的“领头羊”

——岳阳分校 余 伟

余伟,1975年出生于岳阳临湘市忠防镇长岭村,200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一个有理想有信念,做事沉着冷静,不畏艰险,工作大胆细心,充满激情的人。他的人生信条是:在自己热爱的土地上,只要勇于向前,敢于创新,再大的困难都可以去克服。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任长岭村党支部书记,2016年4月28日任合并后的汀畈社区居委会主任。

余伟富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深知作为一个农村基层工作者,必须全心全意为村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2013年,在村组长的提议下,通过多方努力把山里的泥泞山路全路段铺水泥到各村民家门前。在当时手里没有一分钱的情况下,他首先组织村里的几个组长带头筹集30万元,其次多次召开党员大会,让村里党员带头捐款;为体现村民的参与力量,他亲自到每家每户去说服村民自愿捐款修路;不足部分再到上面各个单位去筹集。硬是花费100多万元把山路弯弯修成了水泥路,彻底改变了山村的交通面貌,村民们拍手称快。

大家都知道深山的山体滑坡和道路塌方现象很令人头疼,一次暴雨就会引发道路严重堵塞。2014年到2015年两年间,余伟带领村民对两处塌方比较严重的地段重新筑坝砌墙,对两座水库的堤坝重新维修加固,保障了下游几万村民的安全,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在当村书记的几年里,他对每家每户的老人小孩都了如指掌,哪个家里有事只要一个电话,他便骑着摩托车赶过去,现在农村的留守老人和小孩有很多的不便,他都会及时上门帮忙解决,是村民非常爱戴的一位贴心支书。

2015年,不安于现状的余伟在组织的推选下,报名参加了岳阳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习,为自己“充电”。在电大他系统地学习了信息技术应用、农村政策法规、村官领导艺术、市场调查与商情预测实用管理基础、创业实务等切合农村实际的课程,通过阅读教材、网上学习平台扩充知识、参加BBS论坛、面授课等方式,他获得了许多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了最新的市场信息和技术技能。

为了让乡亲们有更好的出路,余伟结合本村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生产经营优势,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新农村建设实践,选择了一个合理的创业项目,即带领村民一起养殖黑山羊,于2015年8月成立了“长兴黑山羊专业养殖合作社”。合作社共有15个养殖场,存栏1500头山羊,每家平均100多头,规模大的有200多头,能为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带来可观的收入。该合作社的“奴比亚黑山羊养殖场”是临湘唯一一家黑山羊养殖示范基地,是各个地方的养殖人学习养殖技术、咨询市场行情、参观交流的平台,余伟本人也成了山羊养殖业的“领头羊”。

2016年市畜牧局带领他去湘西民族职业学院学习专业技术,有心的他还发现了另一个发展机遇:种植红心猕猴桃。回家后,余伟到网上查找了相关资料,并向湘西民族职业学院的老师咨询,详细了解猕猴桃的生长环境、自然条件以及种植技术,发现他所在的乡村适合种植红心猕猴桃。说干就干,当年10月份便租了50亩地,通过两个月的整土操作,12月份就把种苗栽下去,如今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几年的电大学习,不但让余伟学到不少知识,也让他深刻体会到创新给人以超越平凡的力量,敢于创新的人才能不断开创无限美好的未来。